证券市场红周刊丨六大关键词回望金融科技关键之年,2020再出发!
- 发布时间:2020-01-19
- 来源:证券市场红周刊
- 大 中 小
- 打印
2019转眼已是过去式,对金融科技而言,这一年有过层层迷雾笼罩的至暗时刻,但阴霾终要退散,当阳光照进黑夜,灯塔指明前进的道路,那些属于金融科技的高光时刻终将成为让人难以磨灭的记忆。接下来,我们用六大关键词回顾金融科技的2019年,为已在脚下的2020年前进之路再积蓄一些力量。
2019年,关于金融科技的系列政策相继出台,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8月,央行发布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(2019-2021)》,明确提出“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,秉持守正创新、安全可控、普惠民生、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,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,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”,并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目标:“到2021年 ,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“四梁八柱 ”, 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,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、协调发展,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,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。”
同时针对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的平衡难题,《规划》同时提出“按照持牌经营、依法合规、权益保护、包容审慎原则,积极构建高效金融科技监管体系,旨在提高监管专业性、统一性和穿透性”。
12月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,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(中国版“监管沙箱”)工作,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试点。央行李伟司长表示,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,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,也有明确的中国特色。与其他国家的“监管沙箱”不同的是,目前,我国“监管沙箱”纳入的将是持牌机构,进入“监管沙箱”的必须为持牌机构,同时,不排除有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机构合作推出的项目进入。
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来,目前已批复46个金融科技试点项目,涉及参与机构和企业77家。应用技术涵盖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。
2019年,在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和创新的基础上,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打造开放银行连接场景开展业务,建立了新的平台和生态。
通过基于科技支撑与开放理念的银行服务创新,打破传统的业务架构,让银行服务变得灵活、敏捷、无界,更贴近企业经营与个人生活。
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显示,“发展开放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,是对银行整体价值链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重塑。”而发展开放银行需要基于大量数据和交易产生的场景,离不开应用底层架构的支持。同时,在银行应用底层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,智能运维、开发试测一体化等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。
由此看到在开放银行浪潮的背后,各类金融科技公司功不可没。其通过整体架构能力的设计和落地,帮助银行成功实施了架构转型,推动了开放银行的建设。同时凭借着深厚的金融行业积累与人才积累、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丰富的行业场景,为各类银行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力的支撑。
金融科技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“利器”。纵观2019年的金融科技市场,其格局呈三分天下的局势。
其一是以建信金科等为代表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阵营。具备丰富的业务实践和强大的对外技术输出能力,同时拥有强有力的行业背景资源及覆盖范围广阔的分行营销能力。
其二是以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平台类金融科技公司阵营。其拥有多种金融牌照,基于C端进行全产业布局,基于互联网企业技术、资金、生态等方面优势,不断扩充自身科技实力,扩展行业市场份额。
其三是以神州信息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全产业链服务商阵营。其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、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、全面的服务内容、丰富的行业场景以及人才优势等攻城拔寨,成为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阵营。
数字化转型是如今银行业发展的不二选择,未来三大金融科技阵营的关系也将越发紧密。各阵营是直面竞争,或是发挥各自优势,实现资源互补、协同发展,值得拭目以待。
2019年,区块链技术驶入“快车道”。
10月24日,政治局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,明确强调“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,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”。区块链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开始被上升到国家高度,其产业发展迎来重要契机与机遇。
从国家网信办发布第二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来看,金融行业是目前区块链应用最广泛的行业,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6家银行备案14项区块链服务。与此同时,华为、蚂蚁金服、神州信息等一批金融科技企业也开始深度发力区块链领域,相关成果呼之欲出。
其中值得一提的是,华为、神州信息、微众银行等8家企业早在2016年已经乘区块链热潮,在深圳共同发起了中国第一个区块链开源组织——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(FISCO),研究自主创新、开源共享的区块链基础技术框架。2019年12月1日,中国区块链服务网络(BSN)将金链盟联合开源的区块链基础技术框架FISCO BCOS引入,作为其适配的两大联盟链底层平台之一,这意味着FISCOBCOS成为目前BSN中唯一的国产联盟链底层平台。
区块链发展趋势之下也有业内人士强调,面对区块链热潮,银行业应该冷静思考,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,保持理性,结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,谨慎选取业务场景进行试验和应用,谨防因技术使用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。
2019年,数字货币在世界范围内迎来发展新局面,部分国家开始进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开发。
多国角逐数字货币的背景下,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加速推出法定数字货币DC/EP(Digital Currency /Electronic Payment)。DC/EP是基于区块链核心加密技术实现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,将推动无现金时代的到来,影响整个金融业态以及金融服务市场如场景应用领域,更将推动金融机构大规模落地区块链应用。
10月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:“中国人民银行对于DC/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,中国央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。”12月,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:“对于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人民币,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加密资产,而是人民币的数字化。币花不炒,人民币是用来花的,不是用来炒作的,既不具有比特币的炒作特性,也不具有像稳定币一样需要货币篮子资产进行币值支撑的要求。”
从国际来看,中国无疑在数字货币的研发方面走在了前列。2020年或许会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的元年。
2019年是5G商用元年,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关键之年。
5G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,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,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生机。5G技术的热点高容量场景,将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,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;同时,5G技术的连续广域覆盖场景还可有助于银行无人网点的部署,实现普惠金融服务。
目前,银行业已经开始将智能网点与5G相结合。5月30日,中国银行“5G智能+生活馆”在北京开业,将5G运用于全球专家连线、远程客服等场景中。6月11日,工商银行基于5G应用的首家新型智慧网点在苏州亮相,集成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手段。另外,建设银行在京推出3家“5G+智能银行”。
5G应用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,从而推动领先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,为科技金融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。
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,思辨让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。2020年,让我们继续满怀信心,不忘初心,共同期待更多金融科技的高光时刻!